1. 目標不對
不成功的講者都缺乏具體可驗收的目標。他們常常告訴我,簡報的目的,是希望客戶多了解我們公司、或希望老闆能了解我們的需求、或希望引起大家對議題的重視、或希望上級同意我們的請求。更有些簡報者直接告訴我:「我被老闆叫去報告的,我沒有目的。」這樣不具體的目標,只會帶來無法掌控的結果,也無法指導自己作更好的準備工作。
|
2. 角色定位不對
不成功的講者都把自己定位在次要角色和被動角色。他們認知自己是資訊提供者,受質詢者,受評核者,因此在簡報的時候一心只想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。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,就是聽眾之所以指派他們來作簡報,是因為他們對主題狀況可能最接近,因此對主題的了解也是最及時和最深入的。所以成功的簡報者應該把自己定位在主角和主動出擊的地位,角色定位不對,簡報就不會成功。
|
3. 論點不對
不成功的講者都只思考聽眾想聽什麼,再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範圍開始準備簡報。但是這樣的簡報準備是非常淺層的。成功的簡報者必須對聽眾作出深度的了解,評估他們對這個議題的興趣、知識、立場、甚至成見或偏見;然後根據這些評估,站在聽者的高度和角度,找出核心議題和情緒,再開始幫他們去找say Yes的理由。
|
4. 重心不對
不成功的講者一心只把注意力放在「說清楚,講明白」上面,以為資訊完整了,聽眾自然就會作出和他一樣的結論,殊不知資訊或論點只對了解議題有幫助,至於聽眾會做出什麼結論,那就取決於訊息( message)而不是論點。成功的簡報,論點與議題之間的呼應只是基礎,更重要的影響力是建基在講者與聽者之間情緒和訊息的互動,所以重心在人,不在事。
|